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400亿益生菌市场能否成为下一个健康风口?

2018-07-18 17:31:58      点击: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7月12日,汤臣倍健董事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购买方案:拟作价逾35亿元收购澳洲益生菌市场领先企业Life-Space Group100%的股权。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中国市场规模约455亿元,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但面对益生菌产业门槛较低,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了解认识不足等现状,400亿益生菌市场能否成为下一个健康风口?

政策科研双重助力益生菌市场,乳粉添加成为新卖点

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颁布以来,作为保健品产业中的新生力量益生菌市场备受企业关注。除了汤臣倍健收购海外品牌,以益生菌起家的合生元,国产奶粉品牌君乐宝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旗下益生菌品牌产品。连王老吉药业也推出益生菌产品,主打杜邦菌种以及OTC的产品属性。

另外,我国二胎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还将快速增长,婴幼儿配方乳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益生菌在婴幼儿乳粉的添加使用已经成为当下的新卖点,“去年益生菌乳粉销售总额约为70亿元,未来5年至少翻一番。比如行业领军品牌合生元的儿童益生菌产品去年就卖了1.5亿袋,同比增54.7%,益生菌是增长的动力。目前乳粉添加剂中使用含益生菌的约占20~25%,未来几年内,这一比例会提升至50~60%。”

中泰资管权益投资部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与日本对比,国内社会目前正处于相当于日本1995年前后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最明显的表现为肠胃病市场不断扩大,益生菌行业可以从整肠产品例如老年人益生菌乳粉切入老年保健品市场。

除了政策支持外,科研发展也开始助力益生菌市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向媒体表示,以“益生菌”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从1997年的0篇到2018年的近900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发表的“益生菌”文章数量高达353篇。益生菌行业正成为新时代食品工业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借鉴,通过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以科研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欧睿国际表示,益生菌研究者忽略了“益生菌”更多效用的研发。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全身都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可以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皮肤、口腔等多种组织的,如果这部分被商业开发出来,那么市场将是难以想象的巨大。

王丁棉预测,除乳粉酸奶乳饮料等使用益生菌外,益生菌的运用范围也涵盖了美容化妆品、种植养殖业、水质改良与环保等多领域。

门槛低、普及少 行业乱象亟待整治

益生菌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蓬勃发展并不意味着该产业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国内的益生菌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限制,行业门槛较低,消费者对益生菌认识不足导致行业乱象丛生。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秘书长王海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行业门槛低,质量良莠不齐是益生菌行业的一大问题。“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一些不合格的益生菌产品‘有机可趁’。部分厂家过度夸大益生菌的功能,他们的产品无法保证活性益生菌达到国际标准。产品功效不清晰、不精准,缺乏对单一益生菌产品作用机理和特征功能的研究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美国微生物学会组织的益生菌研讨会上明确指出:“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使用对于疾病处理而言都是预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要想通过补充益生菌助益健康,必须要“特定的细菌”、“保持活性”、“有足够的细菌数量”且“连续服用”。不同的益生菌能够产生效果的数量相差非常大,有的每天吃一亿就可以起作用,有的却要一万亿才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董玲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益生菌食品包装上必须要注明使用的菌株,保存期限内活菌的数量、推荐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大小以及简单的生理作用。如果不标明这些内容,只能算是不规范的益生菌食品。我国对于益生菌食品的管理还需加强。”

另外,董玲表示,对于这些相对专业的知识,老百姓可能需要更多普及,谨防受骗。“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概念模糊,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他们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相当大,针对老年人的知识普及,更需要引起关注。”

今年4月18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其中涉及真菌、益生菌等物品(或原料)的申报规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将继续发挥好监督管理的作用,为该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王海表示,相关政策出台表明了相关部门对益生菌产业的重视 。“虽然出台了相关规范,但相关部门执行力度如何,后续相关的抽查检验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罚力度,才能真正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专业知识微生物试验报告与运用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最新资讯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