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8月23日)
生猪观点:
8月已逐渐步入尾声,近期国内猪价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尽管此前两日猪价曾逆势走强,显现出“筑底回升”的迹象,但遗憾的是,这轮猪价上涨只是昙花一现,市场刚有起色便再次下跌。那么,此次猪价翘尾未能成功,8月末猪价是否会持续下跌呢?以下为具体分析: 目前,国内生猪购销的主要矛盾在于供应压力持续存在,而需求承接能力不足。产销之间的错配,进一步加剧了猪价持续低迷的态势。短期内,购销基本面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猪价或难以迎来实质性上涨。 从生猪出栏方面来看,由于10个月前母猪存栏量达到阶段性新高,本月国内适重生猪的出栏水平显著提升。加之前期养殖端通过控制体重和挺价策略,出栏节奏放缓,部分二次育肥零星入场,进一步提升了本月的实际出栏能力。此外,官方对生猪产能进行调控,计划调减母猪存栏100万头,生猪出栏均重降至120公斤,这进一步增强了养殖端减重出栏的意愿。另外,进入月末,由于9月初生猪跨区调运政策将更加严格,部分散户和集团猪企选择在月末进一步增加出栏量。这导致阶段性适重猪源供应出现过剩,部分头部猪企月均出栏计划完成情况不佳,认卖情绪依然强烈。 另一方面,需求承接能力表现一般。尽管学生返校和升学宴增多等因素带动了下游市场的备货需求,餐饮消费支撑有所回暖,国内下游白条购销积极性得到提振,屠企开工率回升至29%左右,相比伏天淡季上涨了近3个百分点。然而,与供应表现相比,需求承接仍显不足。 此外按照往年经验,8月份养殖端通常存在压栏增重现象,二育也会集中入场。但今年受官方不鼓励二育政策的影响,且国内生猪产能处于集中兑现阶段,消费市场旺季不旺成为常态,二育入场极为谨慎,市场对标猪的承接能力不足。 因此,从供需角度来看,短期内生猪市场仍将面临产销错配的局面,市场或将继续维持低迷走势。
生猪观点
本月生猪市场表现惨淡,猪价走势持续低迷。月初时,行情曾一度略显偏强,标猪报价攀升至14.33元/公斤。然而由于生猪供应过剩,标猪出栏量猛增,而需求端却缺乏增量支撑,供需严重失衡下,猪价重心不断下移,标猪报价一度触底至13.74元/公斤。尽管此前两日猪价略有回暖迹象,但受供应压力持续存在的影响,市场看涨信心严重不足,猪价很快再次转弱运行。在供应方面,生猪出栏情绪普遍较高。月内,由于需求表现不佳,生猪出栏节奏相对缓慢,但到了月末,养殖端待出栏规模依然较大,集团猪企和散户猪场认卖情绪均偏强。毕竟,8月份国内适重标猪的供应受到10个月前母猪存栏的影响。而去年10-11月份,母猪存栏量创下阶段性新高,导致本月标猪供应过剩的压力尤为凸显。此外,受9月份生猪跨区调运政策进一步收紧以及南方零星地区出现非瘟疫情的影响,养殖端抛售情绪加剧,8月下旬适重生猪供应依然十分充足。昨日,国内样本以上规模猪企的出栏水平达到26.85万头,环比增加2.1%,显示出规模猪企出栏情绪较高,挺价缩量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散户猪场认卖相对更为积极,整体供应格局保持宽松状态。在需求方面,8月份猪肉购销进入了一个“分水岭”阶段,消费需求的边际利好逐步显现。下游白条购销热度也逐步提升。然而,受高温天气影响,内销市场需求仍然缺乏增量,农村市场猪肉出货存在一定难度,鲜品白条购销相对冷清,主流商贩仍存在减量稳价的情绪。截至目前,全国主流样本屠企的集中开工率在29.01%,环比增加0.11个百分点,表明需求正处于缓慢回升的阶段。因此尽管8月末国内生猪购销在供应和需求两端均呈现出一定的活跃度,呈现“双旺”态势,但由于市场标猪供应过剩而需求承接不佳,产销错配问题依然突出,猪价仍面临磨底的走势。
用手机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广西助农公众号”,更多养殖报价信息等着您。
- 上一篇:没有啦
- 下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鸡、鸭、鹅、鸡蛋、禽苗等参考报价(2025年8月23日)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