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栏 2500 头以内的代养猪场,如何轻松通过当前严厉的环保治理运动
近期,全国范围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从南到北的养殖场都面临着严格的环保检查。对于存栏2500头以内的代养猪场而言是许多区县大部分的规模猪场,这种规模适中、设施相对简单,饲料饮水中一些公司不允许添加药物(主要是益生菌)的情况下,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设备,只要提前做好针对性准备,就能轻松应对检查。以下是经过实践验证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帮助代养猪场顺利通过环保治理 “大考”。
一、破解臭味难题,筑牢环保第一印象
养殖场的臭味是环保检查的 “重点关注项”,也是周边居民投诉的主要诱因。代养猪场可通过两步走,快速降低异味:
1.生物除臭剂高频喷洒:选用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按照说明激活后,前3天每天对猪舍、过道等区域不留死角地全面喷洒 1 次;3 天后改为每周 1 次。这类药剂含有效微生物群,能快速分解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且可带猪消毒,不影响生猪生长。以 2500 头存栏量的猪场为例,1 次全部栏舍喷洒仅需 百元左右,成本可控。
2.对栏舍外所有产生臭味的区域喷洒除臭剂:主要是没有封闭的粪污通道、集污池、沼气池前后、氧化塘、粪便堆集区、化尸池等场所,可以选择如强效除臭降污活菌剂这类复合微生物产品,兑水后进行喷洒,最好是前3天每天1次,之后每周1次。
二、堵住排污 “漏洞”,让污水变 “资源”
年出栏5000头以内的代养猪场大多只是环保备案,也不可能取得污水排放许可证,因此堵塞所有外排污口是硬性要求。针对存量黑臭污水,无需紧急购置复杂处理设备,可通过生物制剂快速净化:
1.污水池直接泼洒生物处理剂:购买高效率污水处理活菌剂(也称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黑臭水体快速处理剂),激活后对储粪池、氧化塘等污水区域全池泼洒(每100-300立方使用1包的使用量),连续 3 天每天 1 次;无需曝气3 天后臭味明显减轻,再隔 3 天补洒 1-2 次。3-7天臭味显著下降,1约15天后,污水可逐渐变清,COD、氨氮等指标显著下降,最终成为可直接浇灌农作物的农灌水(无需稀释)。需注意:处理后的污水仅可农用,严禁排入河渠。25-45天能够达标农灌水可以养鱼。
2.低温环境也能高效处理:这类生物处理剂含低温适应菌种,水温高于 5℃即可工作,夏季处理效率更快,完全适配多数代养猪场的简易储污设施。如果使用这类菌剂效果不明显,一般是猪场之前使用了大量烧碱导致的(以后不建议使用烧碱会导致污水处理困难),需要再投入2-3倍的菌剂和时间才能处理好。
直接在氧化塘储液池进行污水处理案例
三、粪污资源化:变废为宝 + 完善档案双保险
代养猪场的粪污处理不仅要达标,更要体现 “资源化” 思路,这是环保检查的加分项:
1.集污池添加发酵剂,实现 “粪变肥”:在集污池中加入多功能粪水粪便快速除臭发酵剂,固液分离后,粪水可发酵为无臭液态肥,粪便可快速腐熟为有机肥。发酵完成的肥料无异味,直接浇灌作物不烧苗,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为周边农田提供养分。
在集污池中加入菌种后再进行发酵
固液分离后可以装入袋中自动发酵
2.补齐粪污资源化档案:详细记录粪污产生量、发酵剂使用量、肥料去向、消纳土地面积(每头猪大约需要0.4亩消纳作物面积,自己面积不够要与周边种植人或合作社签订合同)等信息,形成完整档案。检查时主动展示,能直观证明养殖场对环保和资源循环的重视,减少检查争议。
四、检查前 3 天 “突击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环保检查多为入户式排查,前3-7天的针对性准备能大幅提升通过率:
1.集中灭蝇,消除视觉 “污点”:苍蝇是传播疾病和引发反感的 “导火索”,检查前3-7天全面开展除四害工作,重点用速效灭蝇药、物理或生物方法灭蝇(如粘蝇板、灭蝇灯),避免检查人员到场时出现 “苍蝇围车” 的尴尬场景。
2.高频除臭,保持空气清新:检查前 3 天每天喷洒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或强效除臭降污活菌剂等,确保检查人员下车时无明显异味,第一印象直接影响检查结果。
3.保留环保产品包装:将使用过的生物除臭剂、污水处理剂、粪污发酵剂等包装分类整理,检查时主动出示,证明养殖场确实采取了环保措施,而非 “临时应付”。
五、若遇问题被要求整改:态度 + 行动是关键
若检查中发现问题,切忌抵触或拖延,正确应对方式可降低处罚风险:
1.态度诚恳,不顶撞不推诿:主动承认问题,承诺立即整改,避免因态度问题导致处罚升级(环保问题问责严格,极少有 “通融” 空间)。
2.按前述方法快速整改:当天启动臭味处理、污水净化、粪污发酵等措施,3-15天即可看到明显效果,整改完成后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方案和成果,通常能顺利通过复核。
六、实战案例:2000 头代养猪场通过检查轻松达标
某存栏 2000 头的代养猪场曾因臭味被投诉,面临环保检查。通过紧急连续喷洒生物除臭剂,3 天后臭味降至居民可接受范围;同步用污水生物处理剂净化储粪池,7 天后污水臭味显著下降;15 天后,粪污经发酵成为周边农户争抢的有机肥。最终检查顺利通过,且后续形成了 “低成本环保模式”,综合计算每月环保投入不足500元。
对于存栏 2500 头以内的代养猪场,应对环保治理的核心是 “不搞大投入,只做巧处理”。通过即时除臭、污水农用、粪污变肥、细节准备等措施,既能快速达标,又能形成可持续的环保养殖模式,实现 “养殖盈利” 与 “生态合规” 的双赢。
- 上一篇:【视频】青贮牧草喂牛优势非常大,适口性好够长期保存青绿多汁,是调剂青绿饲料欠丰,以旺养淡,以余补缺的有效方法#青贮牧草 [2025-08-02]
- 下一篇:【视频】糖蔗3号牧草:高效生态养鱼的新选择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