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何有效防治猪咬尾症?

2023-10-16 16:07:04      点击: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养猪生产者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根据资料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

微信图片_20231012154005.png

有咬尾癖的猪常见舔食墙壁、啃食槽、泥土、煤渣、尿碱、咸味异物(伤口、血液)等症状。有的啃咬耳朵、尾巴;有的母猪吞食胎衣和仔猪;有的食欲减退、贫血、衰弱,甚至衰竭。咬尾癖猪起初表现举动不安,对外部刺激敏感,食欲减弱,眼光呈恶毒状。同栏或几栏内的猪起初只有几只互相咬斗,逐渐发现多只互相咬斗,特别是咬尾,个别还咬耳。在尾部损伤处有血液流出。咬猪对血液产生异嗜,引起咬尾癖,危害逐渐扩大。咬伤程度表现为从伴有尾部出血的轻度症状到反复咬伤引起尾部脱落的病例。严重的有咬伤部由于连续几天不断被咬,可继发感染引起骨髓炎,脓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可并发败血症等,导致死亡。一般发生于18-80千克肉猪,以30-40千克肉猪发病率较高。从性别看,母猪的发生率比公猪高。

微信图片_20231012154019.png

猪咬尾巴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1.猪群饲养密度较大,空气湿度与温度不佳,在狭窄的空间内拥挤容易打架咬尾巴。

2.喂养的饲料中营养不均衡,缺乏矿物质会影响猪的情绪出现咬尾巴的现象。

3.猪体内外受到寄生虫的感染,造成身体不适而咬尾巴。

4.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应激反应时出现咬尾巴的现象。

5.有些仔猪断奶后会遗留吮吸行为,会寻找尾巴作为吮吸对象,逐渐变为咬尾巴的行为。

猪咬尾巴多是外在因素引起,解决办法要从问题点着手

1.给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配比、饲养密度、温度、光照、湿度等,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猪容易频发的各种疾病。

2.很多猪场都会对仔猪进行断尾和剪牙的处理,这是减少猪群后续互相伤害的一种处理方式,不过应尽量减少因此而来的应激。仔猪出生一两天即可进行该操作。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据资料报道,断尾后发生咬尾的仅占0.25%,而未断尾的发生率为6.86%,相差27倍。

3.对于咬伤的尾巴,为了避免感染,可以先用高锰酸钾清清洗伤口,再涂抹黄连素溶液,既能杀菌消炎,其自带的苦味也能防止猪再次咬尾巴。严重的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4.定期驱虫,一般分别在出生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时候分别驱一次虫。应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癣等,否则会因寄生虫影响而导致咬尾症的发生。对于个别有咬尾怪癖的猪可以单独饲养。

5.猪的营养需求一定满足。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可增加0.1%的食盐,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喂料要定时定量,为了防止饲料霉变,日常使用霉脱净拌料或者饮水。

脱霉剂实物图.jpg


助农技术员梁土钦联系方式18275778049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