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7月26日)
生猪观点
时光荏苒,7月已悄然行至下旬。回望本月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一度冲高至15.4元/公斤,刷新春节后高点,部分养殖户甚至乐观断言:季节性上涨拐点提前兑现。然而好景不长,月内终端消费始终“接不住”这份热情,中旬起养殖户认卖情绪升温,猪价顺势回落,标猪报价快速跌至14.24元/公斤,南北多地更是跌破14元关口。
短暂恐慌后,市场情绪再度转强——机构普遍预期:月末集团场或缩量挺价,叠加二次育肥“回炉”抄底,猪价有望走出“翘尾”行情。可现实却再次泼下一盆冷水:近两日市场情绪骤冷,上涨后劲明显不足,供应过剩的阴云迅速压低价格,破位下行风险陡增。
矛盾的核心在于“计划”与“现实”的错位。据机构调研,7月养殖端出栏计划环比缩减1.7%,理论上下旬集团场压力减轻,缩量拉涨似乎顺理成章。但一纸官方座谈会改变了剧本:会议明确“不鼓励二次育肥”,同时要求行业“合理淘汰母猪、严控出栏均重”。政策风向突变,直接导致:
出栏节奏提速:为规避后市政策风险,养殖端“减重出栏”情绪高涨,短期供应反而激增;
二育入场骤减:政策打压下,二次育肥积极性大幅降温,原本预期的“抄底需求”化为泡影;
消费端持续低迷:时值传统淡季,白条走货滞缓,屠企以鲜销为主、开工率低位运行,对猪源承接能力有限。
最终,市场陷入“产销错配”的恶性循环。最新数据显示,7月26日全国外三元标猪均价再跌0.01元,报14.17元/公斤,价格重心进一步下沉。短期内,若集团场出栏节奏不改、屠企开工率难升,猪价或继续向下破位。后市焦点将集中于:政策执行力度能否倒逼产能实质去化,以及消费端能否在8月迎来季节性回暖。
生猪观点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17~14.18元/公斤,比昨日再跌0.01元/公斤,较月初高点15.4元累计下滑约8%,同比跌幅逾26%。华南相对坚挺,广东主流15.5~15.6元/公斤;西南、西北多地跌破14元,川渝13.3~13.6元,贵州最低至13.3元。7月规模场计划出栏量环比降1.7%,但官方“降体重、去产能、控二育”导向明确,集团场月末加速降重出栏,短期供应反而充裕。高温淡季,学校放假、餐饮清淡,白条走货滞缓,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终端承接乏力。政策降温后,二育逢低零星抄底,体量远不及月初,对价格托底作用有限。多空交织、跌势“踩刹车”,养殖端对14元以下价位抵触升温,月末集团场或缩量挺价,局部出现0.05~0.10元/公斤的小幅反弹;但在整体供应仍过剩、消费未起的大背景下,反弹空间受限,预计7月底行情以底部震荡、微幅“翘尾”为主,反弹高度难超14.5元/公斤。
用手机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广西助农公众号”,更多养殖报价信息等着您。
- 上一篇:【视频】三伏天养猪栏舍氨气臭味大,运用微生物与植物混合除臭剂喷雾高安全高效的解决问题#养猪除氨臭 [2025-07-26]
- 下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鸡、鸭、鹅、鸡蛋、禽苗等参考报价(2025年7月26日)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