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腺肌胃炎 “老病新看”:跳出旧思路,这样防控更高效
鸡群的腺肌胃炎是养殖户们颇为头疼的 “老毛病”,就像人的胃病一样,治疗起来漫长且棘手。很多人知道它难治,却未必清楚它的门道。今天咱们就重新聊聊这个病,讲讲不一样的防控思路和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得明白,腺肌胃炎其实是腺胃炎和肌胃炎的统称,虽然常一起出现,但两者各有特点。而且这病有个特点,刚开始可能只是腺胃炎,要是没及时处理,慢慢就会发展成肌胃炎,一旦到了肌胃炎阶段,鸡群就可能出现死亡,损失可就大了。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鸡群得这个病呢?原因可不少。霉菌和霉菌毒素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有些病毒也脱不了干系,比如腺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病毒,法氏囊病毒的某些疫苗甚至可能引起腺胃肿胀。另外,电镜下还能看到呼肠孤病毒、传支、新城疫病毒,而且 7 日龄的疫苗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要防控这个病,先得学会识别它的症状。腺胃炎发病初期,鸡的粪便会出现过料或细长条的情况,而且鸡不爱吃大颗粒饲料,还会刨料。这是因为腺胃肿胀,内径变小,吃大颗粒饲料不仅难到达肌胃,还会让鸡觉得疼,所以会出现尖叫、疯跑的现象。解剖的话,能看到腺胃肿胀得像乒乓球,还有充血出血,乳头水肿,基部呈粉红色,周边有出血,到了后期乳头还会溃疡、凹陷甚至消失。
肌胃炎的症状也很有特点。有肌胃炎的鸡,采食量肯定跟不上,大群的均匀度特别差,大小不一,就像 “老中青三代” 混在一起。因为有炎症,鸡会发低烧,对温度特别敏感,白天状态还好,到了晚上温度低了,就会缩脖打蔫,靠边站,像老鹰一样,这和大肠杆菌引起的打蔫不一样。另外,鸡内金糜烂后,鸡没法磨碎玉米粒、豆粕这些大颗粒饲料,这些没被磨碎的饲料进入肠道不能被吸收,就会直接排出,出现过料。小鸡要是得了腺肌胃炎,还会拉鱼肠样粪便,要是发现这种粪便,还伴随着水便,就得考虑是肌胃炎了。解剖时,剪开肌胃不要撕掉鸡内金,用水冲洗干净后,要是看到鸡内金有糜烂、溃疡,那就是肌胃炎的症状。
知道了症状,防控思路和解决方案就很关键了。广西助农公司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他们推荐的卫倍佳在治疗腺肌胃炎上有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口 3 - 5 日龄,这时候主要是预防腺肌胃炎和白痢,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快速恢复疫苗和应激对鸡体造成的损害。
第二阶段在 15 日龄左右,这个阶段要巩固鸡体,重点治疗腺肌胃炎。因为这个时候饲料等因素容易引发问题,同时也是预防和治疗肠道及球虫病的关键时刻,所以预防要结合肠道用药进行调理。
第三阶段是 25 - 35 日龄,主要是改善肠道,提高采食量,让鸡增肥,进一步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这个阶段针对肠道进行调理,调整全群的均匀度,提高出栏时的整齐度。
咱们可以看看玉林博白李老板的案例。他养了 8000 羽阉鸡,90 日龄时出现采食量下降、长条状粪便、挑料、吐口、大小不一、精神差、羽毛松散还有零星伤亡的情况。他用了当地兽医给的腺肌胃炎药和土霉素,四天都没效果,鸡还越来越瘦。后来用了卫倍佳(500 克兑水 1000 斤)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500 克兑水 1000 斤),集中饮用 2 - 3 小时,连用 5 天,当天就控制住了伤亡,采食量也明显上升,2 天后不挑料了,粪便也正常了,5 天后精神好转,腺肌胃炎基本好了。之后还长期用养鸡复合益生菌拌料,鸡群的肠道健康、饲料消化吸收率都提高了,死亡率也降了,养殖环境也改善了。
除了用药,选择靠谱的服务和产品供应也很重要。广西助农公司有几十名专业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动保产品齐全,服务网点多,技术先进成本还低,能为养殖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疾病防控到环保解决都不在话下。
总之,腺肌胃炎虽然是 “老病”,但只要我们重新认识它,掌握正确的防控思路,选对解决方案,就能有效应对,减少养殖损失。
更多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吴承超18877762510(微信同号)黎书连1597775212(微信同号)
- 上一篇:怎样提高哺乳仔猪诱食的成功率? [2025-09-15]
- 下一篇:科学应对鸭传染性浆膜炎:从诊断到防控的全维度指南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