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视频】采用生物垫料发酵床对比传统水泥地养牛具有很大优势,无需清理牛粪告别脏乱臭形象#生物垫料发酵床养牛

2025-09-25 11:02:19      点击:

   

在传统水泥地养牛场,饲养员一般都是用铁铲清理牛舍里堆积的粪便,刺鼻的氨气混着粪污的臭味,即使戴着两层口罩,也挡不住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胶鞋陷在潮湿的粪污里,每走一步都要费上几分力气。一天清三回,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还总担心氨气熏着牛,要是赶上环保检查,更是整夜睡不着觉。而如今,一种名为 “薄垫料生物发酵床” 的养殖技术,正悄然改变着养牛行业的格局,让像老李这样的养殖户告别 “又脏又累” 的日子。

image.png

image.png

传统养牛行业,始终被 “三座大山” 压得喘不过气。首当其冲的是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 —— 以存栏 400 头西门塔尔牛的养殖场为例,单是清理粪便、打扫圈舍、冲洗栏舍,就需要 6-8 名饲养员轮班作业,每月人工支出超过 3 万元。其次是恶劣的养殖环境:大量粪尿堆积在牛舍内,不仅滋生出刺鼻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导致牛群食欲下降、生长缓慢,还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每年因牛病造成的损失往往占养殖总成本的 15% 以上。更让养殖户头疼的是环保压力,传统养殖中未经处理的粪尿和冲洗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还会引发邻里矛盾,一旦遇上环保检查,轻则被责令整改,重则面临关停风险。这些难题,像一道道枷锁,困住了养牛行业的发展脚步。

就在养殖户们一筹莫展时,薄垫料生物发酵床养牛技术的出现,如同一场 “及时雨”,为行业带来了破解困境的 “金钥匙”。这项技术融合了自然农业理念与现代微生物技术,核心原理看似简单,却藏着精妙的科学逻辑:以锯末和稻壳为主要垫料,搭配发酵床专用复合菌种,让微生物成为 “环保小卫士”,主动 “消化” 牛的粪尿。当牛排出粪尿后,垫料中的菌种会迅速启动发酵过程,将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小分子有机养分 —— 既不会产生刺鼻臭味,也不会形成污水堆积。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垫料会蜕变成优质有机肥,无需复杂加工,就能直接用于种植玉米、水稻,不仅为农田提供天然养分,还为养殖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这项技术的优势,远不止 “变废为宝”。在改善养殖环境上,它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传统牛舍里挥之不去的臭味,在薄垫料生物发酵床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 微生物能高效分解产生臭味的氨气和硫化氢,让牛舍内空气清新,甚至凑近栏舍也闻不到明显异味。同时,菌种的活动还能调节垫料湿度,将其控制在 30% 左右,既避免了因潮湿滋生霉菌,又能保持牛舍干燥,为牛群创造了 “宜居” 的生长环境。广西养殖户王老板就曾感叹:“自从用了发酵床,牛群再也不扎堆躲着粪堆了,每天趴在垫料上晒太阳,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 环境好了,牛病自然少了 —— 采用这项技术的养殖场,牛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下降 80% 以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率下降 60%,大大减少了兽药支出,也降低了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省工省本,更是薄垫料生物发酵床最受养殖户青睐的亮点。传统养殖中 “天天清粪、日日冲栏” 的繁重工作,在这项技术面前被彻底 “减负”—— 微生物会持续分解粪尿,无需人工频繁清理,一个存栏 1000 头的养殖场,饲养员数量可从 15 人减少到 5 人,每月人工支出直接节省近 6 万元。同时,发酵床无需大量用水冲洗栏舍,每年可节省水费 2-3 万元;更省去了传统牛场必备的沼气池建设成本,前期投入减少 30% 以上。不仅如此,发酵床产生的有机肥还能替代部分化肥,以种植 10 亩玉米为例,每亩可减少化肥支出 200 元,形成 “养殖产粪→发酵成肥→种植喂牛” 的循环链条,让养殖与种植相互促进,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发酵床制作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使用方法:

一种是干撒使用方法:首先将1包发酵床复合菌与20斤玉米粉充分混合。玉米粉不仅能为菌种提供初期的营养,还能使菌种在撒播时更加均匀。将混合好的菌种均匀地撒在20平方垫料表面,然后使用耙子进行翻耙,深度以 10 - 15 厘米为宜,确保菌种与垫料充分接触。这一步就如同为微生物 “安营扎寨”,让它们能够迅速在垫料中繁衍生长。

image.png

另外一种是激活菌种的使用方法:将 1 包 “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 与 1 包 “多糖性复合菌种营养基” 放入 20 公斤约 35℃的温水中,在塑料容器中密封激活 24 小时以上,制成激活菌液,且需在 15 天内使用完毕,以保证菌种活性。其中,“多糖性复合菌种营养基” 以高浓度糖蜜为主要原料,科学添加氮源等成分,为菌种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能让菌种更健壮、密度更大,激活效果远超传统的红糖、葡萄糖,确保后续发酵过程高效进行。接着,在栏舍内铺设 15-20 厘米厚度的垫料,为微生物活动和牛群活动提供合适空间。然后,按每 30 平方米使用 1 包激活菌种液的比例,将激活菌液适当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垫料上,简单翻耙后,将垫料水分控制在 30% 左右,既不能太干影响菌种活性,也不能过湿导致垫料发霉。24 小时后,发酵床便制作完成,可将牛犊放入栏舍。同时,合理的养殖密度也不可或缺,100 公斤的小牛每 2-4 平方米 1 头,成年小牛每 6-8 平方米 1 头,成年大牛每 10-15 平方米 1 头,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牛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又能让微生物充分分解牛粪尿,维持发酵床的稳定运行。

image.png

image.png

薄垫料生物发酵床养牛技术,早已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养殖技术革新,更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新支点”。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农业的背景下,这项技术实现了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的三重统一:对养殖户而言,它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对社会而言,它减少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对生态而言,它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image.png

image.png

如今,越来越多的养牛场加入到 “薄垫料生物发酵床” 的队伍中,从南方的广西、云南,到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这项技术正跨越地域限制,为更多养殖户带来希望。正如业内专家所说:“薄垫料生物发酵床不仅破解了传统养牛的困境,更为养牛行业指明了‘绿色转型’的方向。” 相信在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养牛行业将迎来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新局面,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刘小任 18176895589(微信同号)

生态养殖视频生态养殖服务现场视频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视频生态养殖效果展示视频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