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破6元/斤,别人养一头赔200,南宁覃老板靠“豆渣”逆势盈利,秘诀就3步!
“现在毛猪价跌到 5 块 8 一斤,全价料却要 1 块 9,养一头猪赔近 200 块,真是愁得睡不着觉!” 广西南宁的养猪户老李的抱怨,道出了当下生猪养殖业的普遍困境。2025 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探底,多地跌破 6 元 / 斤大关,而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 57% 以上,双重挤压下,不少猪场陷入亏损停产的绝境。但在南宁吴圩镇,覃老板的猪场却逆势实现盈利,秘诀就藏在堆积如山的豆渣里 —— 用 99 多功能饲料发酵剂处理后的废弃豆渣,成了猪群的 “营养餐”,不仅让栏舍臭味消失,还把饲料成本降了近两成。
一、行业寒冬:每头猪亏损超百元的生存考验
走进覃老板的猪场,没有传统猪舍刺鼻的氨臭味,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甜酒香气。“放在去年,这里的氨气能熏得人睁不开眼。” 覃老板指着干净的栏舍回忆,作为养了十年猪的老手,他曾因饲料涨价一年多花近 10 万元,猪群还常受便秘、腹泻困扰,仔猪成活率仅 85%。
这并非个例。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 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自繁自养生猪完全成本约 13.95 元 / 公斤,而市场价格一度跌破 12 元 / 公斤。饲料成本的高企成为压垮养殖户的关键:单头仔猪饲料成本就达 156 元,占仔猪总成本的 54.34%。在梧州,养猪户陈老板也曾因非洲猪瘟后饲料涨价,陷入 “养得越多赔得越多” 的困境,甚至考虑过退出行业。
“猪价是市场定的,但成本是自己能控的。”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技术员的这句话,点醒了迷茫中的养殖户。而他们推荐的 “发酵豆渣” 技术,正成为破解成本困局的钥匙。
二、技术破局:3 步造出 “低成本营养餐”
在覃老板的饲料房里,刚发酵好的豆渣散发着酸香,质地黏软细腻。“这东西以前是豆腐坊的废料,现在 1 吨才 80 块,发酵后比全价料还好用。” 他边演示边介绍,发酵豆渣的操作并不复杂,核心只需三步。
第一步是备料配比。以 1 吨新鲜豆渣为基数,搭配 100 公斤玉米粉补充淀粉,2 公斤食盐调节口感,再加入 1 包 500 克的 99 多功能饲料发酵剂 —— 这款以 300 亿 /g 高浓度乳酸菌为核心的菌种,是发酵成功的关键。“玉米粉不能省,它能给菌种提供能量,促进发酵充分。” 覃老板特别强调,豆渣必须新鲜无霉变,否则会滋生有害菌。
第二步是调控湿度。往混合物中加水至含水量达 60%-65%,判断标准是 “抓一把攥紧能成团,指缝微微渗水”。“湿度太高容易腐败,太低菌种活性不足。” 他边说边用手测试,这是他多次失败后总结的经验。
第三步是密封发酵。将混合好的豆渣装入厚塑料袋,用力压实挤出空气,密封后放在阴凉处静置 7 天。“一定要密封严实,漏气就会发霉。” 覃老板剪开一袋发酵好的豆渣,里面布满细密的菌丝,“闻到这种甜酒香味,就说明能喂猪了。”
除了基础发酵法,覃老板还摸索出 “菌种活化” 技巧:用 20 倍温水(根据豆渣原料含水量适当增减)加红糖浸泡发酵剂 24 小时,能让发酵速度快一倍。而鉴别菌种真伪的小窍门更实用 —— 将 2 克发酵剂加入大米和温水中,3 天内大米溶解成乳状就是真货。
三、三重惊喜:降本、增效、环境优的连锁反应
“刚开始只敢加 10%,没想到猪抢着吃。” 覃老板笑着说,发酵豆渣的神奇效果超出预期。如今他按 30% 比例与全价料混合喂育肥猪,母猪则加 20%,带来了三个意想不到的变化。
成本降幅最直观。原来 1 吨全价料要 3800 元,发酵豆渣每吨成本仅 3300 元,加上豆渣本身价格低廉,每吨饲料能省 500 元。按年出栏 1000 头猪计算,仅饲料成本就节省近 15 万元。梧州的陈老板更夸张,用发酵豆渣替代部分饲料后,直接让濒临亏损的猪场实现盈利。
猪群健康度显著提升。发酵产生的乳酸菌等有益菌,在猪肠道内形成保护屏障,抑制有害菌生长。覃老板的猪场仔猪成活率从 85% 升至 95%,母猪产程从 5 小时缩到 2-3 小时,便秘问题彻底消失。这与发酵床养猪的原理相通 —— 有益微生物能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减少药物使用,覃老板的猪群防疫费用从每头 50 元降到 25 元。
养殖环境彻底改观。过去每天要冲圈 3 次,现在每周冲一次就行,节水达 90%。更关键的是,有益菌分解了猪粪中的氨类物质,栏舍臭味消失,蚊蝇也少了大半。“以前邻居天天投诉,现在主动来讨教技术。” 覃老板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四、行业启示:微利时代的 “内功修炼” 之道
在覃老板的带动下,周边已有 20 多户养殖户采用发酵豆渣技术。“猪价低迷时,拼的就是成本控制能力。”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负责人指出,2025 年行业盈利分化加剧,低成本企业将占据竞争高地,而发酵技术正是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
该技术的推广还带来额外收益。发酵后的垫料使用 3 年后可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实现 “变废为宝”,覃老板就把用过的垫料卖给果农,每亩多赚 800 元。更惊喜的是,用发酵饲料喂养的猪肉氨基酸总量达 16.3g/100g,抗生素残留为零,成了农贸市场的 “抢手货”,每斤能多卖 1 元。
“别等猪价涨了才想起降成本。” 覃老板的经验值得借鉴,他提醒养殖户:发酵饲料要逐步加量,幼畜从 10% 开始过渡;密封是关键,霉变部分绝不能喂猪;不同阶段猪群配比要调整,育肥猪可加到 40%。
猪价涨跌有周期,但成本控制能力是永恒的竞争力。广西猪场的实践证明,不起眼的豆渣加上微生物技术,就能在行业寒冬中开辟出生路。正如覃老板所说:“养猪没有捷径,但找对方法,再冷的冬天也能熬过去。”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吴承超18877762510(微信同号)
- 上一篇:南宁市这里长期销售饲喂发酵牧草养殖的生态猪肉被认可,一吃难忘回头客满满 [2025-09-24]
- 下一篇:【视频】微生物发酵液态水料技术通过生物预消化提升饲料利用率,酸化抑菌增强抗病力,自动化精准投喂降本增效#液态饲料喂猪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