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猪场空栏期粪污处理不用愁!湖南养殖户20天破解难题,废污变身”农田黄金”
在生猪养殖的生产周期中,空栏期是养殖场清洁消毒、检修设备、为下一轮养殖蓄力的关键阶段。然而,氧化塘内堆积的大量粪污,却成了许多养殖户的"心头病"。传统自然发酵处理粪污,往往需要3-5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不仅严重拖延空栏期进度,影响养殖计划衔接,还可能因粪污渗漏、异味扩散引发环保投诉,让养殖场陷入运营困境。不过,在湖南常德、益阳等地,一批养殖户找到了高效解决办法,仅用20天左右就完成粪污无害化处理,还将原本的"污染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为生猪养殖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不同于传统处理模式的耗时费力,湖南养殖户的创新思路,是依托养殖场现有基础设施,搭配专用的畜禽污水生物分解剂,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粪污处理体系。整个流程无需复杂设备投入,操作步骤清晰易懂,却蕴含着科学的微生物净化原理,每一个环节都为粪污快速转化保驾护航。
使用前先是菌剂激活,这是确保后续处理效果的基础。
养殖户准备3-5个容量50升的干净塑料桶,作为菌液培育的"激活容器"。
按照1公斤“流体粪污快速发酵活菌剂”搭配1公斤红糖、20公斤清水的比例,将材料依次倒入桶中,用木棍充分搅拌3-5分钟,确保菌剂与红糖完全溶解。红糖在这里扮演着"微生物能量源"的角色,能快速激活菌剂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有益菌群,促进其初步繁殖。
3、搅拌完成后,用双层塑料薄膜密封桶口,在桶口边缘压上砖块防止漏气,随后将塑料桶放置在通风阴凉、避免阳光直射的角落,静置24小时。经过一天的"培育",桶内菌液会呈现浅褐色,散发出淡淡的发酵气味,此时的菌液已具备较强的污染物分解能力,可投入后续使用。
菌液激活完成后,便进入粪污处理的核心阶段,养殖户采用"源头拦截+全塘净化"的双重策略,实现粪污高效降解。在养殖场粪污排放的源头——也就是连接猪舍与氧化塘的管道出口处,他们安装了简易的定时滴灌装置,将激活后的菌液按照每100立方废水对应1公斤菌剂的比例,通过滴灌装置持续、均匀地注入粪污中。若菌液浓度较高,会先加入等量清水稀释,再进行滴灌。这种"从源头入手"的处理方式,能让新产生的粪污在进入氧化塘前就与有益菌群充分接触,有效阻止污染物在塘内大量堆积,大幅降低后续处理压力。
如果氧化塘中已积存大量粪污,仅靠源头滴灌无法快速解决问题,还需配合全塘泼洒操作。在启动源头滴灌的当天,养殖户会使用电动喷雾器或小型抽水泵,将激活后的菌液均匀泼洒到氧化塘各个区域。泼洒过程分5次进行,每次每100立方水体使用1公斤菌剂激活菌液:前3天每天泼洒1次,通过高频次泼洒,让有益菌群在水体中快速繁殖,迅速占据生态优势,压制腐败菌生长;第6天和第9天再各泼洒1次,进一步巩固净化效果,彻底分解水体中残留的有机物,消除异味。
完成初始阶段的处理后,后续维护工作十分简便。养殖户只需根据每日猪舍产生的粪污量,按比例调整菌液滴灌速度,确保新产生的粪污始终能与有益菌群充分反应。随着有益菌群在氧化塘内不断繁殖、形成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整个氧化塘会逐渐具备自主净化能力——无论是日常产生的粪污废水,还是清洗猪舍时的大量冲洗水,都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持续分解净化,真正实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经过这套方法处理的粪污,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原本刺鼻的氨臭味消失无踪,水体透明度显著提升,发酵后的粪污呈深褐色糊状,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这种肥料浇灌水稻、蔬菜、果树,不仅不会出现传统生粪施肥导致的烧根、烧苗问题,还能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产量。同时,长期使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板结,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实现"养殖废弃物-有机肥-农作物"的循环利用。
湖南养殖户探索的这套粪污处理方法,不仅破解了空栏期粪污处理的行业难题,更构建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范式。它无需高额设备投入,操作简单易复制,既缩短了粪污处理周期,又实现了污染物向资源的转化,为中小养殖场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随着这套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未来将有更多养殖场摆脱粪污困扰,走上"环保达标、效益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闭金娜 13558464744(微信同号)
- 上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9月25日) [2025-09-25]
- 下一篇:规模化猪场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