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益生素(益生菌)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2017-06-07 23:15:31      点击:

导读

益生素又称益生菌、微生态制剂等,是指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益生素根据微生物的菌种类型划分为乳酸菌类、芽孢杆菌类和酵母类真菌。按照制剂含菌成分和组合,分为单一菌剂和复合菌剂。20世纪70年代益生素开始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发现和研制出了许多效果良好的益生素。在养猪业上的研究报道较多,概述如下。

1益生素的作用机理

1.1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正常猪消化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通过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相互作用保持动态平衡,对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应激和服用抗生素等可以引起猪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造成有害菌大量繁殖,导致机体发病。益生素进入猪体内后可以增强有益菌群优势,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减少内毒素产生,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降低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腹泻的发生率。陈惠等(1994)用有益芽孢杆菌A、B、C作为添加剂饲喂生长肥育猪,B组和C组芽孢杆菌数量分别增加20.4%和22.2%;A组和C组双歧杆菌数量分别增加18.40%和13.2%。禹慧明等(2000)报道,饲喂了含肠球菌的活菌制剂的仔猪肠道中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但肠球菌数量却无显著改变。Dung等(2005)研究表明,通过饲喂益生菌饲料能够增加猪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李小飞等(2008)选用添加有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的饲料饲喂断奶仔猪 60 d,微生态制剂组猪日增重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 2.07%和 8.51%,猪粪便中的乳酸菌菌落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抗生素组。潘宝海等(2011)在 28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000 mg/kg 肠优20枯草芽孢杆菌饲喂 4 周,肠道大肠杆菌数和好氧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厌氧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饲粮中添加肠优 20 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等好氧菌生长,选择性地促进厌氧菌的生长。 陈丽仙等(2013)对 7.5 kg左右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0.1%益生菌剂, 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促进仔猪的生长;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仔猪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仔猪肠道的好氧菌,极显著增加仔猪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降低仔猪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李方方等(2016)在肥育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5、0.5 和 1kg/t 微胶囊益生菌饲喂42 d,各组猪肠道乳酸杆菌含量显著提高,1kg/t 微胶囊益生菌组双歧杆菌含量显著提高,0.5 和 1kg/t 微胶囊益生菌组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0.5 和 1 kg/t 微胶囊益生菌组日均增重提高 8.97%和 10.26%,料重比降低9.06%和 11.33%。

1.2 增强免疫功能

猪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分散的淋巴结等,发挥正常免疫功能,保护猪的健康。许多疾病和不良应激可以引起猪免疫功能减弱,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益生素能促进猪免疫器官生长,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因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能及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有些微生物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或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等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李国平等(1999)在仔猪出生第2天开始灌服复合菌制剂,以后每2d灌服1次,直至 28日龄断奶,能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46.50%)、吞噬细胞吞噬率(32.75%)、T淋巴细胞总数(CD3,61.67%)、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但对IgM、C3和C4没有显著影响。陈代文等(2006)对断奶仔猪添加0.15%益生素能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10.40%),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6.61%);酸化剂、益生素、寡糖两两合用或三者合用显著提高血液 IgG 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对血液 IgM 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辛娜等 (2011) 在 35 日龄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0.75%芽孢杆菌制剂饲喂 35 d,胸腺指数提高62.30%,脾脏指数提高 12.04%。刘辉等(2015)在生长猪饲料中分别添加短乳杆菌、酵母和复合菌饲喂61d,在第32天各益生菌组猪血清中 IgA 含量以及复合菌组猪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B)、IgG含量显著升高;在第61天短乳杆菌组猪血清TP、GLB、IgA 和 IgG 含量,酵母组猪血清TP和IgG含量,复合菌组猪血清 GLB、IgA 和 IgG 含量显著升高。

1.3 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益生素在猪体内能够产生各种消化酶,有利于降解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提高饲料转化率。能够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补充机体营养成分。产生有机酸,使猪肠内 pH 下降,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 激活内源酶活性, 促进维生素D、钙和铁离子的吸收,增强猪的营养代谢。 陈惠等(1994) 用有益芽孢杆菌 A、B、C 作为添加剂饲喂生长肥育猪,A 组猪肠道 α-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6.9 个糊精活化单位;A、B、C 3 组胰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Jadamus等(2001)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仔猪空肠中脂肪酶活性,降低空肠食糜中细菌产生的牛磺胆酸解聚酶的活性。王志祥等(2006)在28 日龄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0.25%乳酸杆菌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仔猪饲粮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胰脏、十二指肠食糜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刘虎传等(2012)在早期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制剂能改善断奶应激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提高肠道淋巴细胞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肠道pH,从而缓解断奶应激对肠道环境的影响。唐圣果等(2014)在生长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硫酸黏杆菌素40mg/kg+黄霉素8mg/kg、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多能宝)500mg/kg和1000mg/kg饲喂30d,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抗生素组、500mg/kg 多能宝组和1000mg/kg多能宝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1000 mg/kg 多能宝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500mg/kg 和 1000 mg/kg多能宝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李海花等(2016) 对去势公仔猪连续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7 d 后,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杆菌K88 菌液(1×1011CFU),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回肠部位隐窝深度,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乳酸杆菌数量;提示在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K88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调节仔猪小肠发育和肠道微生物区系。

1.4 抑制有害物质生成

猪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和腐败菌等增多,会使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如氨、生物胺、吲哚等有害物质,而有益微生物可提高蛋白质和磷的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向氨和胺的转化,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腐败分解,从而降低排泄物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出量,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圈舍粪便恶臭,改善猪场及周围环境卫生,避免粪便污染大气环境。汪植三等(1997)向猪舍地面均匀撒放20~25g/m⊃3;有效微生物活菌(EM)菌剂,可使猪舍内的氨平均降解72.5%,舍内空气氨和硫化氢分别平均降到16.1和3.8mg/m⊃3;,可明显降低猪舍内的臭味;EM菌剂可使畜舍内细菌数减少7.4%,但效果不显著。黄宏坤等(1999)以EM发酵普通饲料和(或)EM添加饮用水饲喂肥育猪103d,试验期间氨气浓度一直低于对照组,降低幅度在17.01%~21.97%,平均降低19.55%。王俊等(2012)在肥育后期肉猪饲粮基础上添加10%乳酸菌发酵饲料替代全价料饲喂,两条生产线猪舍氨含量平均分别降低约38%和50%,尿中总氮和氨氮平均降低25%左右。

2益生素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2.1 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出生不久,胃肠道发育不全,容易发生腹泻,引起脱水死亡,降低成活率。对哺乳仔猪应用益生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预防仔猪腹泻,提高成活率。薛恒平等(1994)用筛选的乳酸菌K、P株和需氧芽孢杆菌N423株菌配制成的复合菌,对4个猪场共600头25日龄哺乳仔猪饲喂至45日龄,6次试验平均试验组较对照组多增重27.87%,降低饲料消耗14.23%,仔猪下痢发病率降低30.93%。王士长等(1998)在母猪分娩前2周开始在饲料中添加0.1%益生素,直到分娩后5周,仔猪从补料开始在饲料中添加0.1%益生素,直到5周龄,结果促进了仔猪生长发育,在第4周和第5周龄提高增重20.7%和28.5%,并缩小了群体内体重差别,猪只生长整齐,降低了死亡率。赵京杨等(2001)对大长、杜施二元杂种哺乳仔猪0~7d以涂抹方式接种益生素,8~35d饲喂含0.75%加酶益生素的仔猪料,大长哺乳仔猪日增重提高14.57%,腹泻指数下降64.4%;杜施哺乳仔猪日增重提高15.94%,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李春丽等(2005)对临产母猪及其所产仔猪饮用含0.1%微生态制剂自来水40d,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8.33%,发病率降低30.31%,母乳中IgA浓度一直维持不变,对照组浓度下降4.2%。倪学勤等(2008)对初生仔猪10日龄前灌服2g/(头·d)益生素,10日龄后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约氏乳酸杆菌JJB3和枯草芽孢杆菌JS01饲喂,对初生仔猪肠道SIgA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增加肠道厌氧菌数量,有效控制仔猪腹泻和提高仔猪日增重。尹清强等(2011)在哺乳仔猪教槽料和断奶仔猪保育料中分别加入0.10%和0.05%微生态制剂(全价料中有效菌含量分别为1×106和5×105CFU/g),对仔猪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可使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优于抗生素组。李瑞等(2013)在仔猪1(吃初乳前)、4、8、15日龄依次分别给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灌服1、2、3、4mL生理盐水和德氏乳杆菌菌液,试验期21d,试验组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腹泻率和死亡率极显著降低。

2.2 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后由于生活环境、营养来源等因素的改变,容易造成应激反应,导致采食量降低,小肠吸收功能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 容易发生腹泻, 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使用益生素有利于恢复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断奶仔猪腹泻,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加快仔猪生长发育。蔡更元等(1999)在断奶仔猪饲料中分别添加 0.02%和 0.05%益生健饲喂31d, 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13.12%和 12.97%,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8.16%和10.88%,腹泻率降低1.91和1.81个百分点。宋凡等(2006)使用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饲喂断奶仔猪60d,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23.2%),明显降低料耗(6.8%)和腹泻发生率(84.6%),提高仔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7.06%)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20.61%),对仔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降低4.46%和 24%,对仔猪血液中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白细胞数等生化指标含量无明显影响。刘辉等(2011)在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3%植物乳杆菌和0.3%粪肠球菌饲喂30d,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46%和8.79%,料重比分别降低7.28%和8.43%,腹泻率分别降低1.12%和1.23%; 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9.31%和10.08%,乳酸菌数分别增加4.18%和3.96%; 白蛋白分别提高21.3%和19.28%,尿素氮分别降低 19.15%和22.77%。王亚芳等(2014)对28日龄断奶仔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0g/t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000g/t 植物乳杆菌制剂、1000g/t 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制剂饲喂42d,能够提高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而且复合菌株的效果要好于单一菌株的效果,给养猪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郭红炳等(2016)在饲粮中去除喹乙醇、那西肽,减少硫酸抗敌素、氧化锌,并分别补充0.5、1.0g/kg益生素后饲喂断奶仔猪28d,仔猪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系数有下降趋势,可以维持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添加0.5g/kg 益生素组仔猪腹泻率有所下降;表明在断奶仔猪饲粮中使用益生素, 可以大幅降低饲料中抗生素用量,并有减少仔猪腹泻、提高增重的趋势。 但是董晓丽等(2013)在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制剂饲喂断奶仔猪35 d,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2.3 生长猪

生长猪胃肠功能发育完善,新陈代谢旺盛。饲料中添加益生素饲喂,能加快生长发育,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增加经济收入。Scheuermann(1993)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1010CFU/kg 饲料)后,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5.9%,料重比降低5%。 尹崇山等(1999)在生长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2%普乐宝(益生素)和 25×10-6喹乙醇饲喂30d,普乐宝组日增重、饲料报酬比喹乙醇组分别提高11.5%、11.1%,头均增收8.75元,利润增加26.8%。吴买生等(2005)在饲粮中添加4%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的促生长效果与添加含抗生素等成分的复合预混料相当,试验组日增重、料重比、瘦肉率、熟肉率、肌肉粗蛋白质、氨基酸总含量等指标达到或优于对照组,且肌肉中铅、砷、铜的残留量低于国家行业标准(NY 5029无公害食品猪肉),猪肉优质营养安全。黄兴国等(2009)对生长猪饲喂添加0.1%微生态制剂的饲粮28d,日均采食量和日均增重比添加200mg/kg抗生素的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料重比降低0.34,腹泻率降低4.94%;在提高生长猪饲粮养分消化率方面, 微生态制剂具有与抗生素相同的作用。 张天阳等(2013)对生长肥育猪分别饲喂乳酸菌液50、100、150 mL/(d·头),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07%、13.11%和5.58%,料重比分别降低7.43%、8.67%和10.84%,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胴体重、胴体斜长和眼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眼肌面积分别提高18.22%、20.50%和3.58%。高环等(2015)在生长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和0.15%微生态制剂饲喂, 日增重分别提高6.38%和8.15% , 料重比分别降低6.28% 和6.73%,腹泻率分别降低8.26%和9.68%,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能够提高粪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

2.4 肥育猪

使用益生素饲喂肥育猪,可明显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肉品质。Peo(1987)用枯草杆菌对肥育猪进行饲喂试验,日增重提高 6%~7%,饲料转化率提高 3%~4%。胡未一等(1991)按0.05%、0.1%和0.2%添加“8701”(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喂后期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2.9%、22%和28.5%, 肉料比分别下降22.6%、21.4%和25.1%。赵坤等(1999)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微生态制剂饲喂肥育猪50 d,平均日增重提高8.62%,饲料转化率提高4.31%,发病率降低。 徐建雄等(2005) 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产酶微生物制剂饲喂肥育猪, 日增重提高16.71% , 料重比降低11.11%,采食量提高5.11%;屠宰率提高3.35个百分点, 眼肌面积提高15.79%, 失水率降低14.81个百分点,瘦肉率、背膘厚、脂肪率、肌肉色泽和大理石纹等无明显变化。苏海燕等(2009)在50kg 肥育猪饲粮中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部分抗生素饲喂, 日增重显著高于抗生素组,料重比低于抗生素组。 安莉等(2012)对肥育猪饲喂添加200 g/t 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由芽孢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细胞壁免疫多糖组成)饲粮60d,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提高,肌苷酸含量升高6.5mg/kg,剪切力降低50%,脂肪含量下降3.12mg/100 g,胆固醇含量下降3.13 mg/100 g,符合现代人对猪肉品质环保、健康的要求。 张天阳等(2014)给肥育猪饲喂乳酸菌液(每天每头 100~150mL),能够明显提高猪肉的系水力、嫩度和抗氧化性能。 韦良开等(2016)在无抗基础饲粮中添加 600 mg/kg 微生态制剂饲喂 42 d 后屠宰 , 皮厚降低13.33%,板油率降低10.00%,脾重率和胰重率分别提高13.63%和10.53%;宰后45min 猪肉红度(a*)、黄度(b*)分别提高42.05%、24.48%,宰后24h 猪肉b*显著增加15.17%、贮存损失减少7.46%;可知肥育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600mg/kg 对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5 母猪

母猪饲粮中添加益生素, 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经济效益。汪学才等(2000)在产前1个月母猪饲粮中添加0.1%百福菌(活酵母细胞),可提高仔猪初生体重24.2%,改进哺乳母猪泌乳性能,减少母猪掉重48.9%以上,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2%以上。李春丽等(2006)对母猪及其所产仔猪常规饲料中添加0.25%微生态制剂均匀拌料后供猪自由采食,仔猪较饲喂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3.02%,发病率降低36.04%;试验组仔猪 IgA 浓度降低 2.3%,对照组降低22.1%;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仔猪生长、降低发病率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刘影等(2010)在怀孕母猪和仔猪饲粮中添加100g/t 枯草芽孢杆菌饲喂,可以减少哺乳仔猪的腹泻,提高断奶活仔数和断奶体重,减少断奶后的生长抑制,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王文娟等(2011)从母猪妊娠90 d 开始投喂0.05%肠优20(含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可显著改善母猪便秘,仔猪初生重提高14.4%,窝产健康仔数提高17.2%;哺乳期间饲喂添加0.05%肠优20,可使仔猪断奶重提高15.1%,腹泻率降低55.8%,成活率提高6.4%;保育阶段投喂含0.1%肠优20乳猪料,日均增重提高31%,料重比降低10.8%,腹泻率降低62.4%。张媛媛等(2013)对广东某猪场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粪便梭菌检测表明,母猪普遍携带梭菌,且大多数母猪梭菌含量超标,是仔猪梭菌性疾病的主要来源;当使用添加200g/t 克洛生TM(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PB6)的饲料饲喂 12d 后,能显著降低母猪粪便中梭菌含量,减少抗生素使用,改善猪群肠道健康。 吴先华等(2016)从母猪妊娠 84 d 开始到断奶当天结束,分别在妊娠后期(产前 30d)和哺乳期(21 d)2 个阶段饲料中添加0.4%多功能碱性阳离子及微生态制剂复合物饲喂, 显著降低母猪分娩死胎率及产仔间隔,并显著提高母猪断配率。

3影响益生素作用效果的因素

饲养水平不同,益生素对猪作用效果不同。曾东等(1995)对 30~90 kg 猪单独添加“8701”,在高营养水平下可提高日增重7.6%, 在低营养水平下可提高日增重3.5%。 吴登坤等(1999)采用有益微生剂发酵粗饲料对猪经过 30~94 d 饲喂,在低水平饲养条件下,提高增重12.29%~27.32%;在高水平饲养条件下,试验组猪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生长1 kg 体重,试验组需饲料费比对照组降低20.90%~33.33%。益生素有合适的添加剂量,并非添加剂量越高效果越好。林小伟等(1994)将芽孢杆菌复合菌剂A、B、C、D 4 种类型按0.1%、0.15%、0.2%3个剂量添加到哺乳仔猪补饲料中饲喂 20 日龄哺乳仔猪至 60 d断奶结束,对哺乳仔猪生长速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 C 种芽孢杆菌添加0.15%的剂量对哺乳仔猪增重效果最好,饲喂40 d 平均个体净增重达14kg,日增重提高23.9%。王海东等(2009)在28日龄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鼠李糖乳酸杆菌饲喂28d,仔猪生产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0.2%添加效果表现最好,前期及全期日增重分别提高59.32%和19.80%,并可改善饲料转化率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益生素与某些物质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陈代文等(2005)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剂、益生素、寡糖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并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潘宝海等(2007)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益生素、泰乐菌素和0.1%合生素(有益芽孢杆菌与植物多糖的整合型产品)饲喂25日龄断奶仔猪28d,合生素组在生产性能与腹泻率指标上与抗生素组均无差异;合生素组平均日增重比益生素组提高10.6%,饲料转化率改善6.9%;试验期间仔猪腹泻发生率较低,腹泻发生的头次数以益生素组最高,0.1%合生素组最低;表明在有益菌中加入植物多糖的复合产品可提高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取得与抗生素相似的促生长和防止仔猪断奶后腹泻的效果。益生素对提高猪生产性能具有阶段性,发挥作用的明显有效期在生长阶段。刘延贺等(1994)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分别添加0.10%的A、B、C、D4种不同芽孢杆菌微生物添加剂(MFA),对提高平均日增重(ADG)效果较好的C种MFA,在试验前45d内,ADG较对照组提高最大,而试验期延至60d,ADG的提高率已有所下降,至整个试验结束时,已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周盟等(2014)试验表明,益生菌在仔猪断奶前期具有改善仔猪生长性能、节约饲料成本、维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但在随着断奶以后时间的推移,其作用效果减弱。综上所述,益生素在养猪业中应用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代替抗生素,生产绿色食品,减轻环境污染,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该加强研究工作,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优良菌种,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生产出耐贮存、耐高温、耐酸性的益生素制剂,加强与其他物质配合使用和作用机理研究,提高饲喂效果,积极推广应用,发展绿色环保养猪业。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专业知识微生物试验报告与运用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最新资讯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